7月21日至24日,由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与7163银河官方网址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,商务印书馆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单位协办的“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”在青海西宁举行。来自全国高校、研究机构及出版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,围绕双语辞书编纂的理论创新、技术融合与实践突破展开研讨,为新时代双语辞书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。会议以“智能赋能与文化传播:双语辞书的创新路径”为核心议题,搭建了学界与出版界的高端对话平台。

开幕式上,7163银河官方网址副校长曹广超致欢迎辞,指出会议落地西宁既是对高原地区外语教育与研究的肯定,更是将推动双语辞书研究与多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结合。

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兵、副会长王仁强、副主任程林等分别致辞,强调双语辞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战略价值,并提出在人工智能与跨文化交流融合背景下,需突破传统范式,探索“技术+人文”协同发展模式。

大会报告环节成果丰硕。田兵教授以《英汉双解韦氏大学字典》(1923)为个案,从历史词典学视角梳理编纂经验,为当代辞书修订提供镜鉴;王仁强教授提出“量子思维与AI赋能”的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,揭示智能技术提升词典语义处理精度的路径;章宜华教授构建多模态释义理论框架,论证大语言模型在多模态信息处理中的潜力;杨慧玲教授聚焦16-19世纪欧洲汉外双语词典史研究前沿,展示跨学科研究成果;朱绩崧主编以《英汉大词典》(第3版)为例,批判性回顾编纂过程,为大型辞书实践提供参考;赵刚教授围绕“速度・深度・温度”,探讨AI时代辞书编纂平衡效率与文化内涵的路径。

大会设8个平行分组论坛,60余位学者围绕“AI赋能词典编纂”“文化术语跨语表征”等主题深入研讨,成果涵盖技术应用、文化传递、理论支撑与形态创新等维度,达成学界对新时代辞书发展趋势的共识。

青年学者论坛与出版论坛亮点突出。青年学者展现AI技术在文化词条编纂等领域的创新实践;出版界代表分享“纸数融合”思路和规划,探讨AI背景下内容与技术融合路径,为学界与出版界协同创新提供参考。

大会闭幕式,公布了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,田兵教授作总结时指出,本次会议呈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、跨学科融合显著、青年力量凸显三大特点,呼吁学界关注智能技术应用与文化传播需求,推动双语辞书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与文化走出去。

本次会议凝聚“技术赋能、文化为魂”共识,与会专家认为未来辞书编纂需深化AI应用、强化文化意识、推动融媒创新。作为重要学术活动,本次年会为我国双语辞书研究与实践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,也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、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提供有力支撑。
(文字:妥洪岩,图片:史惠龙)